找到相关内容150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慈法八德

      慈心到究竟,可得解脱。如果暂时没有解脱,也必定能获得慈法八德。   “慈法八德”即:   一、人天慈爱。“爱人者人恒爱之”,慈爱众生,将得到人类与诸天等的慈爱。   众生都不愿受苦...  以上慈心八德着重说明世间安乐。就出世间而言,比如,弥勒菩萨,因地着重慈心三昧,果地也是以慈悲利益一切众生,故称为“慈氏”。 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|慈心|功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06205826820.html
  • 把禅定融在修行与生活的过程中

    众生,一切都观为白骨,通过这种修法,心能专注不散乱,这也是一种禅。嗔恨心比较粗重的人慈心。将周围经常接触的这些众生,都观为父母、儿女,观为自己最喜爱的人,然后发慈心,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快乐幸福。心里...,不要只在嘴上念,要从心里去做;你能从心里去做,这就是修禅。念到哪里,想到哪里;念到哪里,观到哪里。一句句,一字字,每一段落都有甚深的含义。心不离开,不散他处,一心专注,这就是禅! 我们加行...

    达真堪布

    |在家|修行|禅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18292234587.html
  • 农历正月初一 恭逢弥勒菩萨诞辰

    特色。  弥勒以慈心观而闻名。在《华严经·修慈分》里佛告弥勒,应慈心,以自调伏。于念念中常六波罗蜜,慈心时,未离分别,未能不起我我所见。当得六种梵天之福。若离分别,离我我所,此则名为广大之慈。所有先世所作罪障,皆得除灭,不久当证无上菩提。慈心观而上求佛道,是弥勒思想一大特色。还表现在弥勒于一切时一切处,不起杀想,不啖众生肉。如《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》说:在过去无数劫时,有一世界,...

    佚名

    |菩萨|弥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1/11185434613.html
  • 初中后善祈愿文

    伤害意乐者,及诸恶言诋毁人,愿如慈母善待之。28.祈愿我慈心时,即发爱他胜己心,生清净胜意乐已,赐予无上菩提果。29.祈愿于此祈愿文,若见若闻或忆念,持佛子广大愿,勇猛不退皆成办。30.愿以清净...

    宗喀巴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3846922.html
  • 略论弥勒的佛教思想

    慈心观而上求佛道  弥勒以勤修慈心观而闻名,慈心观而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是弥勒佛教思想一大特色。《大日经疏》云:“一切如来,必住四无量心,广度众生,此四无量心,从如来种性中生,能念一切世界不断佛种,故称慈氏”。在《华严经.修慈分》里佛告弥勒,应慈心,以自调伏。于念念中常六波罗密,慈心时,未离分别,未能不起我,我所见。当得六种梵天之福。若离分别,离我、我所,此则名为广大之慈。所有先世以来的罪障...

    胡春业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4649417.html
  • 弥勒菩萨与中国佛教

    出家。  (6)涅口:弥勒寿命八万四千岁,入涅后,遗法留存一万四千岁。  (二)弥勒是思想和慈氏的由来  汉译大乘佛经,关于弥勒的记载,是不胜枚举,现仅从他的姓名窥知其思想具有两大特色。  弥勒以慈心观而闻名的,在《华严经?修慈分》里佛告弥勒,应慈心,以自调伏。于念念中常六波罗密,慈心时,未离分别,未能不起我我所见。当得六种梵天之福。若离分别,离我我所,此则名为广大之慈,所以先世以来的罪孽,...

    释明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14559236.html
  • 明旸法师讲述弥勒菩萨

    特色。   弥勒以慈心观而闻名。在《华严经·修慈分》里佛告弥勒,应慈心,以自调伏。于念念中常六波罗密,慈心时,未离分别,未能不起我、我所见。当得六种梵天之福。若离分别,离我、我所,此则名为广大之慈。所有先世以来的罪障,皆得除灭,不久当证无上菩提。慈心观而上求佛道,是弥勒思想一大特色。还表现在弥勒于一切时一切处,不起杀想,不啖众生肉。如《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》说:在过去无数劫时,有...

    明旸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2773388.html
  • 密宗本尊法的源流

    ,学何住何法,得生于梵天?   时,梵童子以偈报曰:   当舍我人想,独处慈心,除欲无臭秽,乃得生梵天。   ……时,梵童子知其志念,以偈告曰:   汝能有勇猛,此志为胜妙;智者之所为,死必...知道自己不曾看过梵天,不可以默默的接受这种传言,不可以虚受这种称誉,所以他向七位国王请假,而后于城东静室,陈设种种的供养,四无量心,希望梵天下降。经上说:   “时,大典尊于彼城东造闲静室,于夏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1386363.html
  • 阿逸多菩萨

    阿逸多菩萨   阿逸多译曰无能胜。阿逸多菩萨即弥勒菩萨。弥勒是姓,译曰慈;名字是阿逸多。姓与名合称为“慈无能胜”。指弥勒菩萨慈心三昧,以大慈度众生,无人能超胜于他。  在过去无数劫前,有一仙人名...与母子二兔同归于尽。这是慈氏一姓的由来。  又弥勒菩萨发愿于刀火劫中拥护众生,所以称为慈氏菩萨。  慈者,慈予众生乐。慈心时,若未离分别心(分别他是我所爱,我应多予慈心;他不是我所爱,我只给予一点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2548664.html
  • 《自立老法师《弥勒上生经讲记》序

    五浊恶世的苦难世界,变成清净庄严的佛国净土。所以他从学佛到成佛的这段过程当中,曾经辛辛苦苦的来过娑婆世界八千多趟。最后这一生中,他遇到慈心三昧的弥勒菩萨,认为他是最理想的接棒者。立 即授他以菩提之记...。弥勒菩萨见此情况,不禁悲从中来,放声大哭说道:汝等众兔母子,太慈悲了!不幸逢此水灾,自身不保,反能发菩萨心 ,舍身救人,功德固然不可思议。但是我乃学佛之人,名叫弥勒,慈心三昧,以求证菩提,誓死不吃...

    成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11569283.html